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部直属企业缴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24 04:14:1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5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部直属企业缴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部直属企业缴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1994]68号

1994-03-09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现对交通部直属企业缴纳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从1994年1月1日起,交通部所有直属企业,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照章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交通部直属的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广州海运(集团)公司、大连海运(集团)公司应以核心企业、独立经济核算的其他成员企业分别为所得税纳税人,按适用税率在纳税人所在地缴库。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另行规定。
  三、交通部直属施工企业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航务工程局、第三航务工程局、第四航务工程局、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广州航道局、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第二公路工程局、北京中交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以及所属的二级施工企业,均统一由局、总公司(公司)为所得税纳税人,按适用税率在纳税人所在地缴库。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是交通部直属的第三产业,可享受国家规定的第三产业有关税收优惠,免税期满后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该公司所属在京的二级公司暂以总公司集中纳税,在北京缴库。
  四、关于对外经济合作企业所得税问题。交通部直属的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中国公路建筑总公司、中国海员对外技术服务公司、中国海洋工程服务公司,应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交通部直属的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均应以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为所得税纳税人,按适用税率在纳税人所在地缴库。
  六、交通部直属企业投资兴办的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所得税统一规定执行。
  七、交通部直属企业用国有资产兴办的国有企业,除另有规定者外,均应以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为所得税纳税人,按适用税率在纳税人所在地缴库;交通部直属企业用国有资产或非国有资产兴办的集体企业,应以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为所得税纳税人,按适用税率就地缴库。
  八、交通部所属事业单位缴纳所得税问题将另行规定。
  九、上述企业所得税,属于中央财政预算收入的,缴入中央金库;属于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缴入地方金库。



国家税务总局

一九九四年三月九日



大连市实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的规定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实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的规定
大连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建立灵敏高效的再就业信息网络,及时准确掌握就业岗位状况,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 大连市劳动局负责全市企业空岗报告工作的管理、检查和指导,并具体负责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实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的组织工作。其他区、市、县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实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类企业,应在每季度最后一周将下季度用人数量、岗位来源、用人时间、专业及工种、招收对象、条件、工资信息等情况详细准确填入《空岗报告表》,报劳动行政部门。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微机联网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空岗情况。劳动行政部门收到空岗报告后,应及
时发给《空岗报告证明》。
《空岗报告表》、《空岗报告证明》由市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免费发给用人单位。
第五条 新建的企业,应在用工一个月前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空岗情况;临时改变用工计划的,应及时将改变情况报劳动行政部门。
第六条 劳动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企业空岗信息系统,供劳动者查询,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本地区近期劳动力需求情况。
第七条 企业在办理发布招聘广告、劳动用工、工资计划、劳动年检手续时,应持有《空岗报告证明》。
第八条 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招工招聘广告,均应按管理权限报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广告内容必须做到用人时间、工资信息准确,专业工种名称规范,并与其填报的《空岗报告表》内容相一致。
第九条 企业未取得《空岗报告证明》擅自招工,或未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擅自发布招聘广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本规定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9月8日

卫生部关于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问题的答复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问题的答复
卫生部


(1993年12月7日)


山东省卫生厅:
你厅鲁卫药字〔1993〕第101号“关于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请示”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药品管理法》实施后,卫生部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规定,制定颁布了二十多个配套规章。为更好地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使药品监督执法工作适应我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的需要,卫生部于1992年9月23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令第23号发布了《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规定(暂行)》,对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内容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已在国务院备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适用于卫生行政部门对违反《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二、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和“生产、销售劣药的”,包括违法单位和违法单位负有责任的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都应当进行行政处罚。卫生部发布的《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规定(暂行)》是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五十条、五十一条
的规定,对行政处罚进一步做出的具体规定,是不违背法律的具体原则的。
对上述直接责任人员,除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外,凡触犯刑律或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规定的,要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三、关于行政规章的有关规定是否与法律相抵触的问题,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第三条规定,“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基层法院在审理案件中涉及法律解释问题,应逐级报请国务
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未经正常途径请求解释即作出规章与法律相悖的认定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



1993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