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由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受理的通知

时间:2024-06-16 05:19:3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38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由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受理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由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受理的通知


高检发研字(199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加强人民检察院和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在查处走私犯罪案件工作中的配合,及时受理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通知》关于走私犯罪侦查分局(设在直属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支局(设在隶属海关)负责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起诉工作的规定,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支局所在地的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受理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起诉的案件。


二、走私犯罪侦查中队(设在隶属海关下一级海关)侦查的案件,应当报请走私犯罪侦查支局或者分局向所在地的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起诉,受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移送案件的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或者支局。


三、走私犯罪侦查局直接办理的案件,交由案件发生地的走私犯罪侦查分局向所在地的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受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移送案件的走私犯罪侦查分局。


四、人民检察院对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决定起诉的,应当向本地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五、人民检察院对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走私案件,经审查决定不起诉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移送相应的海关处理,同时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移送案件的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六、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建立有看守所的,由看守所所在地的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七、省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办案需要,可以按照与审判管辖相适应的原则,指定本地区有关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受理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起诉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科学和技术的联合声明

中国政府 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科学和技术的联合声明


(签订日期1996年11月8日 生效日期1996年11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双方”);愿意加强和进一步发展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深信这种合作对促进中巴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及加强两国人民之间通信、信息和教育手段方面的重要性;双方回顾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合作的进程并对第一颗和第二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的进展情况表示满意。
  考虑到李鹏总理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访问巴西期间双方会谈的结果,双方宣布:

 一、关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计划
  双方制定了力争在一九九七年年底完成第一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总装和测试计划,及必要时发射的计划。中巴两国政府将全力对各自承担的项目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以便如期完成上述计划。

 二、关于搭载发射
  双方同意在确保主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讨论小卫星搭载事项。为了避免延迟发射计划,双方应于一九九七年上半年在发射基地进行合练。巴西空间研究院(INPE)在接到中方详细的开支估算后,将同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签订合同,支付长征四号为搭载发射INPE小卫星进行适应性修改的费用。双方将尽全力确保小科学卫星能和第一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同期完成。

 三、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应用
  考虑到第一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不久将要发射,中巴双方必须加快图象接收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巴方说明了对这些设备进行公开国际招标的进展情况,并再次邀请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CRESDA)参加投标。从技术和经费方面考虑,中巴双方同意CRESDA和INPE应共同努力尽量选用相同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关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商业化问题,双方继续努力的目标是组织一家合资公司,向世界各国提供有关数据。为此,FINEP(巴西科技部科研项目信贷局)正在同INPE共同进行广泛的世界市场情况的调研。INPE将于明年年初把市场调研的结果提交给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并期望于一九九七年五月以前对合资公司做出决定,该合资公司对第三国原则上是开放的。

 四、关于第三颗和第四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及通信/气象卫星项目
  双方同意成立两个工作组,就共同研制第三颗和第四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及联合研制多功能同步轨道通信/气象卫星进行可行性论证。
  两个工作组的论证报告应于一九九七年五月提出,供双方研究。

 五、关于易货协议
  双方注意到,与第一颗和第二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服务费有关的易货协议,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于一九九六年九月在巴西利亚举行的联合会议上取得了一致意见,据此确定了产品清单和采购进度计划。
  本文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八日在巴西利亚签订,用中文、葡文和英文写成,三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如在解释上发生分歧,应以英文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      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代表
        李国新              瓦加斯



关于加强世博会和暑期旅游服务质量工作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


关于加强世博会和暑期旅游服务质量工作的通知

旅监管发〔2010〕1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
  暑期旅游旺季将临,上海世博会旅游也将迎来持续性的高峰期。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领导关于做好世博会服务与管理的指示,确保世博会旅游和暑期旅游平稳有序运行,现就加强世博会和暑期旅游服务质量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世博会和暑期旅游服务质量工作。暑期是我国最长的旅游旺季,出游人数多,大客流高峰时段多,延续时间长。上海世博会旅游更将成为今年暑期旅游的最大热点,对各项旅游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巨大压力。从维护旅游业声誉、确保旅游安全和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出发,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及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加强世博会和暑期旅游服务质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各项旅游服务工作,保证世博会和暑期旅游平安运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二、认真做好团队质量监管和游客宣传引导的工作。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和监督旅行社,做好世博会和暑期游客安全顺畅出游的接待服务和保障工作。
  (一)要求旅行社按照组织接待能力组团接待,不得超出接待能力组团;世博会各指定旅行社要加强对门票代销商管理,严格执行双方签订的协议,严禁倒买倒卖门票;建立世博会和暑期旅游团队运行跟踪制度,密切关注上海和其他重点旅游目的地的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等情况信息,及时督促随团导游、领队做好团队防灾、防病等工作。
  (二)对参观世博会的旅游团队,应要求旅行社关注世博园游客流量预告等信息,在确保团队在上海的住宿、游览等安排到位的前提下才能出团。旅行社要告知游客参加世博旅游可能遇到的情况,不得向游客随意承诺参观捷径。
  (三)要求旅行社提醒游客遵守世博安保规定,尤其是不携带违禁物品。提示游客入园即主动索取园区示意图,以防止走失。
  (四)提示游客在世博园区内要文明旅游,遵守秩序,提防大流量客流拥堵可能引发的危害健康和安全问题。
  (五)提醒、帮助游客注意饮食卫生和防病急救,引导游客不要购买侵权和假冒世博旅游纪念品,维护自身权益。
  三、做好旅游团队的食宿安排及票务等工作。暑期旅游旺季使上海等热点旅游目的地食宿、车辆交通等价格上涨和供给紧张,各旅行社要在旅游合同中明确告知游客价格变化及其影响,妥善处理价格波动引发的问题,不得因价格问题违反合同约定降低旅游接待标准。要提前预订安排好食宿场所,特别是认真落实旅游团队在上海市内的交通事宜,务必提前做好世博园门票和演出票预订、场馆预约等工作。
  四、切实抓好旅游安全管理。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实抓好世博会和暑期旅游安全管理。要监督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企业健全各类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抓好责任落实,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自查,消除安全隐患。旅行社要加强对世博旅游团队的安全管理,要求随团导游及时提示游客在园区排队等候及游览中注意防暑、行走安全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时,导游人员要努力稳定团队成员情绪,协助世博园区管理部门和事发地有关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五、加强对旅游市场规范监管,为保证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奠定基础。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贯彻执行《旅行社条例》和《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等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旅行社挂靠承包、虚假广告、低价竞争、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变更行程计划、降低接待服务标准、强迫消费、倒买倒卖世博票证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加强旅游质监执法检查,监督旅行社规范对内设部门及分支机构、导游经营服务的管理,监督旅行社建立健全旅游业务各环节操作、运行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及规程并落到实处。要及时会同工商、价格、税务、公安等部门开展治理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的联合执法行动,打击黑社、黑车、黑导、不规范经营的购物消费场所和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的中介机构、单位与个人,为改进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特此通知。
                             国家旅游局
                           二〇一〇年七月九日